《大玄镇妖师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锦绣小说jxxs.cc
霜序,授衣月既望。
书案前,李夜清捉笔行文,毫尖蘸墨在宣纸上写下这一行楷字。
霜序和授衣月都是大玄古文中对九月的别样称呼,既望则是十六日。
这些都是文人墨客间撰写章文常用的写法,只是在李夜清看来却有些娇柔作态,但想到此书不仅面向儒门,也需传阅坊间,因此他又在下面添了一笔九月十六。
今番攥写的是遇普坊的烛火童子案,是随笔日志形式,而非故事。
这也对应了《玄都杂录》中的杂字,所谓杂,非是驳杂,而是不纠结于行文风格,撰写格式,以及其中故事。
室内很静,只听见莲花漏转动的声响和蘸墨时磕碰砚沿的轻微响动。
等李夜清落下最后一字时,已过了一个时辰。
随后他将昌化的妖身置于洗墨筒中濯清墨渍,摊开誊写好的《玄都杂录》,等待墨迹晾干。
“李君,都九月十六了,圣人的帝驾明儿都要到了,咱啥时候跟你回宫啊?”
昌化刚挂在笔架上就问道。
“你不是不喜欢宫里吗?怎么又赶着趟的回去了?”李夜清叠起用作草稿的宣纸道,“衔蝉居里呆腻味了?”
昌化晃了晃笔身,辩解道。
“咿呀,李君这是说的什么话,咱就是想念起膳房里火工师傅的手艺啦。”
闻言,李夜清冁然而笑,起身后拢了拢青虺绣服的襟口说:“今晚就该动身了,只是这会儿我还得去一趟玉衣巷,那位指挥使可也先帝驾一步回来了。”
随后,李夜清就拿着绣冬刀和画轴走出了宅子,和庭院的桃夭夭三人说了声,撑起门后倚靠的油纸伞就往朱雀大街走去。
大玄秋雨绵密如青丝,往往叫人湿了衣衫都难以察觉。
李夜清撑着一柄皂红底的油纸伞在坊道间闲庭信步地走着,虽是落雨天气,但街上仍有许多撑伞的游者行人,连绵不绝。
……
玉衣巷中堂之上。
因玉衣巷都依靠阵法隐匿于市井中,故而秋雨叶落也无法沾染到巷中一隅之地。
只是这堂中的气氛却比这仲秋时节的落雨还要萧瑟。
那位镇抚使此时正站在堂中,一如那日被训斥的柳折般沉默不语。
一位龙骧虎步,眉目如星的上峰坐在首座,正翻阅着这一年来的卷宗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